Met Gala 2024,除了John Galliano成為焦點所在外,更加先後引發Condé Nast Union威脅「破壞」Met Gala和「Blockout 2024」,亦讓這場堪稱時尚界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事,最後遭到社會大眾的強烈批評,年輕世代甚至揚言「We Gave Them Their Platforms。 It’s Time To Take It Back,Take Our Views Away,Our Likes,Our Comments,Our Money」,猶如一場「Digital Guillotine」。那麼他們為何開始抵制出席Met Gala 2024的「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
〝為何引發「Blockout 2024」〞
自從1995年Anna Wintour主持Met Gala開始,雖然Met Gala已經深深綑綁「娛樂」和「商業」,但是不能否認Met Gala確實堪稱紐約最大的慈善晚宴,並且協助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The Costume Institute籌募經費作為營運成本,時尚品牌則是透過贊助Met Gala,獲得曝光的機會,同時善用「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的影響力,持續不斷創造話題和撬動輿論。儘管紙醉金迷的Met Gala曾經遭到批評,不過從來沒有演變成為社會議題。至於今年Met Gala引發「Blockout 2024」,主要原因在於Condé Nast集團一直拒絕改善員工福利,以及Haley Kalil的言論。除此以外,Met Gala 2024的Dress Code,正正就是源自英國作家J. G. Ballard的短篇小說《The Garden Of Time》。J. G. Ballard諷刺漠視社會議題的菁英階級,可是出席Met Gala的「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他們對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的戰爭總是保持沉默,Haley Kalil更加模仿Marie Antoinette,表示「Let Them Eat Cake」,迅速掀起軒然大波!
〝Met Gala奢華的「入場門券」〞
儘管Marie Antoinette從來沒有說過「Let Them Eat Cake」的言論,但是這位法國皇后由於過度揮霍,沉迷紙醉金迷的社交生活,因此獲得「Madame Déficit」的稱號,亦是為何社會大眾總會藉此諷刺Marie Antoinette。不過模仿Marie Antoinette的Haley Kalil,遺忘Met Gala高達七萬五千美金的「入場門券」,已經超越美國的「Annual Salary」,而且近年Condé Nast集團不但沒有積極改善員工福利,更加拒絕Condé Nast Union提出調整員工合約的要求。另外,隨著全球高度關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的戰爭,可是出席Met Gala的「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反而保持沉默。始終Met Gala曾是時尚界自由表達意見的重要場合之一,就像Lena Waithe曾於2018年穿上Carolina Herrera的彩虹斗篷,完美詮釋她對於LGBT+族群的支持,Alexandria Ocasio-Cortez則於2019年選擇Aurora James設計的「Tax The Rich」白色禮服,批評美國政府的稅務政策。由此可見,年輕世代開始討厭時尚品牌的虛偽!
〝時尚界再次保持沉默〞
2020年,George Floyd的死亡事件轟動全球,不但掀起一場關於種族歧視的示威抗議,「#BlackLiveMatter」、「#BlackOutTuesday」和「#TheShowMustBePaused」更加迅速蔓延所有社交媒體。至於CHANEL、Gucci、Prada和Valentino等等以往總是避開政治議題和社會議題的時尚品牌,則是表達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2022年,為了抵制俄羅斯,CHANEL、H&M集團、Inditex集團、Kering集團、LVMH集團和Richemont集團甚至宣佈暫時關閉俄羅斯的實體店鋪。不過這次眾多時尚品牌卻是選擇保持沉默,就連「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同樣放棄善用他們的影響力,完全沒有呼籲社會大眾積極關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的戰爭,最後引發猶如「Digital Guillotine」的「Blockout 2024」。年輕世代揚言「 It’s Time To Take It Back,Take Our Views Away,Our Likes,Our Comments,Our Money」,不再關注Beyoncé、Billie Eilish、Cardi B、Drake、Harry Styles、Justin Bieber、Kim Kardashian、Selena Gomez、Taylor Swift和Zendaya等等!
〝「流量明星」的道德責任〞
其實隨著社交媒體崛起,#MeToo和#BlackLivesMatter先後成為社交媒體廣泛流傳的主題標籤,亦是象徵年輕世代不再盲目追求毫無意義的「時尚」和「奢華」,而且除了時尚品牌外,他們期望「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能夠承擔更多道德責任,回應敏感的社會議題。始終「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具備改變世界的影響力,並不應該僅僅展示糜爛生活和奢華服裝。儘管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正義」對於別人而言也許只是「虛偽」,但是若果保持沉默,最後還是需要承受其他隱藏風險!
© Mo & Wo Limited.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