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Fast Fashion」為了擺脫困境,開始積極靠攏時尚界,就像H&M借助聯名系列建立專業的時尚文化,或是Zara邀請Karl Templer負責Zara Studio系列,提升品牌的競爭能力,至於UNIQLO則是善用Uniqlo U系列和UNIQLO:C系列,完美詮釋「LifeWear」哲學。儘管當年H&M開創「Fast Fashion」和時尚品牌攜手合作的先河,但是經歷長達二十年的時間洗禮,H&MUNIQLOZara近年推出聯名系列,背後卻是基於截然不同的時尚邏輯,那麼UNIQLO為何願意押注UNIQLO:C系列?

〝UNIQLO:C系列為何風靡全球〞

其實比起H&M和Zara,UNIQLO總是聚焦「基本款式」,從來不會盲目追逐潮流趨勢,而是邀請擅長簡約主義的時裝設計師攜手合作,就像Christophe Lemaire和Jil Sander等等。2023年9月,Clare Waight Keller成為UNIQLO的合作對象,共同推出UNIQLO:C系列,猶如當年Christophe Lemaire的Uniqlo U系列、以及Jil Sander的+J系列,都是為了豐富UNIQLO的設計語言,顛覆時尚界對於「聯名系列」的想像,藉此築起關於「基本款式」的護城圍牆。2024年秋冬系列,Clare Waight Keller不但延續UNIQLO:C系列的核心精神,更是首次推出男裝系列。饒富深意的是Clare Waight Keller曾經擔任Givenchy創意總監,但是由於難以掌握Givenchy男裝系列的美學精髓,導致她最後還是黯然離場,可是UNIQLO:C系列反而獲得現代男性的青睞,因此UNIQLO才會擴大UNIQLO:C系列的產品類別,重新定義何謂「City」、「Clarity」、「Connection」、「Conversation」、「Creativity」和「Curiosity」!

〝突破性別界限的聯名系列〞

Clare Waight Keller曾經先後擔任Pringle Of Scotland、Chloé和Givenchy創意總監,深諳如何運用女性視角作為基礎,準確捕捉現代女性的生活態度,並且採用極致的簡約美學,創造更多不同的變化,藉此潛移默化傳遞UNIQLO的核心價值。儘管H&M、UNIQLO、以及Zara都會推出聯名系列,但是幾乎只有UNIQLO從來不會透過「飢餓行銷」創造話題,而是彼此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亦是為何UNIQLO的「基本款式」同樣能夠掀起搶購熱潮。毫無疑問,UNIQLO已經逐漸撕掉「Fast Fashion」的標籤,就像2024年秋冬系列,Clare Waight Keller善用簡約的剪裁和純粹的輪廓,讓人真實感受她對於設計、工藝、以及材質的追求。何況近年時尚品牌和珠寶品牌積極突破性別界限,因此Clare Waight Keller沒有刻意融入女裝系列的設計元素,反而營造一種慵懶的時尚魅力,更是象徵UNIQLO將會追求雋永優雅的氣質和精緻細膩的品質,再次改寫「Fast Fashion」以往的負面形象,譜寫屬於UNIQLO的嶄新篇章!

〝鬆弛有度的時尚魅力〞

也許對於Clare Waight Keller而言,使用「男裝系列」和「女裝系列」作為命名方式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她更加不會刻意討論和強調「性別」,因此2024年秋冬系列,UNIQLO特別邀請鳳小岳和陳庭妮親自演繹,當中擁有英國背景的鳳小岳,更是完美詮釋UNIQLO:C系列的英倫風格,呈現鬆弛有度的時尚魅力。另外,陳庭妮舉手投足總會彰顯現代女性的高貴和優雅,展現獨立和自信的時尚態度。由此可見,整體設計不但去蕪存菁,甚至徹底褪去潮流趨勢。儘管Christophe Lemaire的Uniqlo U系列、Clare Waight Keller的UNIQLO:C系列、以及Jil Sander的+J系列都是聚焦「基本款式」,但是彼此的設計語言截然不同。例如Clare Waight Keller總是運用溫柔和堅定的女性凝視,探索現代女性的真實需要,亦是UNIQLO:C系列能夠突圍而出的主要原因。何況隨著時尚界再次進入「低調」的黃金時代,年輕世代開始追求「Coded Luxury」和「Quiet Luxury」,UNIQLO則是滿足他們對於「基本款式」的追求!

〝順應時代的UNIQLO〞

時至今日,UNIQLO還是積極邀請多位風格迥異的創意總監攜手合作,並且透過他們的獨特視角,重新演繹UNIQLO的「LifeWear」哲學,就像Christophe Lemaire、Clare Waight Keller和Jil Sander的簡約主義、Jonathan Anderson的英倫風格、或是相澤陽介的山系文化等等。始終UNIQLO深諳如何順應時代,年輕世代亦會善用社交媒體「展示」他們的時尚造型,同時經過細心的視覺編排,建立更加優質的「User-Generated Content」,亦讓聯名系列不再只是沒有意義的行銷噱頭!

© Mo & Wo Limited.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