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Condé Nast集團邀請劉沖擔任中國《Vogue》的「Editor-In-Chief」,正式接替章凝的位置,而且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時尚雜誌,《Vogue》每次更換「Editor-In-Chief」總會掀起軒然大波,因此時尚界高度期待劉沖將會如何顛覆社會大眾對於中國《Vogue》的刻板印象。那麼隨著劉亦菲登上中國《Vogue》最具分量的「September Issue」封面,劉沖是否能夠協助中國《Vogue》重新建立時尚權威,甚至再次獲得年輕世代的青睞?

〝陷入困境的中國《Vogue》〞

2024年3月,章凝正式離開中國《Vogue》,但是Condé Nast集團僅僅公開招募「Deputy Editor」,而且工作內容和「Editor-In- Chief」幾乎相同,亦讓時尚界曾經質疑「Editor-In-Chief」的職位是否不再重要。不過作為《Vogue》最為成功的海外版本,近年中國《Vogue》的時尚權威遭到意見領袖瓦解,因此中國《Vogue》逐漸變成「燙手山芋」,直至劉沖「雀屏中選」,時尚界更是高度期待他會複製中國《GQ》的成功法則,重新建立中國《Vogue》的「平台權威」。始終中國時尚雜誌不惜一切靠攏「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導致彼此之間失去「差異」,可是2009年創刊的中國《GQ》,則於2016年憑著劉沖負責的《GQ實驗室》突圍而出。當年時尚雜誌的社交媒體帳號,往往只會「搬運」雜誌內容,《GQ實驗室》反而能夠滿足「讀者需求」,年輕世代甚至透過《GQ實驗室》找到屬於他們的歸屬和共鳴,同時產生真正的情感紐帶。另外,劉沖證明「International Title」不再代表一切,時尚雜誌更加應該提供媒體價值和廣告創意!

〝中國時尚雜誌的「流量」和「銷量」〞

自從章凝離開中國《Vogue》,Condé Nast集團亦於2024年7月宣佈劉沖正式成為中國《Vogue》的「Editor-In-Chief」,顯然就是為了不要錯過每年最為重要的「September Issue」。始終每個時尚品牌總會投放更多資源爭奪「September Issue」,而且隨著劉亦菲再次登上中國《Vogue》封面,亦是證明劉沖懂得默默耕耘中國市場。這次劉沖選擇劉亦菲,主要原因在於她登上BVLGARI和Louis Vuitton的代言寶座,能夠確保封面獲得時尚品牌和珠寶品牌的贊助。其實自從出道至今,劉亦菲不但先後憑著《仙劍奇俠傳》、《神鵰俠侶》、《夢華錄》、《去有風的地方》、以及《玫瑰的故事》風靡亞洲,她的時尚造型亦會掀起熱烈討論,甚至引發粗暴的模仿效應。由此可見,劉沖深諳劉亦菲的商業價值,以及中國《Vogue》如何透過她爭奪「流量」和「銷量」,同時延續以往張宇挑選合作對象的時尚邏輯。何況「流量」從來不是唯一指標,除非擁有登峰造極的個人成就和時尚地位,否則「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難以登上中國《Vogue》封面!

〝劉沖為何選擇劉亦菲〞

毫無疑問,劉亦菲登上中國《Vogue》最具分量的「September Issue」封面,足以證明劉沖確實懂得如何捕捉時代情緒。始終2024年的「September Issue」,中國《ELLE》選擇肖戰、中國《Harper’s BAZAAR》邀請舒淇攜手合作、賈玲和安藤櫻則是登上中國《Marie Claire》封面,因此中國《Vogue》的合作對象,不但需要擁有登峰造極的個人成就和時尚地位,而且必須獲得時尚品牌和珠寶品牌的青睞,否則難以拯救已經失去年輕世代的中國《Vogue》。除了重新建立中國《Vogue》的時尚價值外,時尚界更是高度期待劉沖能夠複製中國《GQ》的成功法則。例如Starcom曾於2018年說服MINI選擇《GQ實驗室》作為宣傳平台,慶祝MINI誕生五十九週年,並且運用戲謔和幽默的漫畫風格,創作《那一夜,他傷害了他》廣告企劃,帶來超過二百萬的閱讀次數,不但成為《GQ實驗室》的轉捩點,亦讓時尚雜誌不再只是為了「時尚品牌」、「流量明星」和「帶貨女王」提供服務,顛覆社會大眾對於「時尚雜誌」的想像!

〝中國《Vogue》的「真實」〞

「September Issue」作為劉沖負責的首個中國《Vogue》封面,他透過極致的簡約主義,完美詮釋鬆弛有度的時尚魅力,例如劉亦菲穿上CHENPENG的成衣系列,搭配BVLGARI的高級珠寶系列,展現一種雲淡風輕的時髦,亦是代表劉沖刻意弱化中國《Vogue》的奢華屬性,回歸純粹和真實的情感連繫,藉此建立中國《Vogue》和年輕世代之間的溝通橋樑。除了劉亦菲外,劉沖更加邀請張孝全和楊佑寧攜手合作,讓人不禁想起劉沖曾於中國《GQ》創造的時尚印記!

© Mo & Wo Limited.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