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Warhol曾經預言「In The Future,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顯然活在社交媒體崛起的年代,年輕世代同樣公平擁有蜚聲國際的機會,就像善用Instagram曝光自己的藝術作品。儘管當代藝術彷彿不再需要經歷時間累積和文化沉澱,但是十五分鐘過後,如何持續不斷創造話題和撬動輿論,才是考驗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實力。最近台灣當代藝術家宮敬婷前往香港展出自己的藝術作品,那麼作為「斜槓青年」的她,是否能夠兼顧創意、藝術和商業?

「斜槓青年」的藝術夢想!宮敬婷如何平衡藝術和商業?
《Y.D.NEW》

〝鍾愛當代藝術的「斜槓青年」〞

1995年出生的宮敬婷,雖然曾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完成碩士學位,並且學習水墨,可是她同樣擅長採用塑膠彩重新演繹中國文學小說《山海經》。主要原因在於水墨和塑膠彩擁有相似的特性,而且宮敬婷覺得塑膠彩貼近水墨的原生感覺。儘管比起黑白色調的水墨,塑膠彩需要調整顏色比例,但是能夠透過折射方式,呈現各種不同的光澤。另外,塑膠彩比較華麗,顯然更加符合她想像《山海經》的色彩,亦是為何宮敬婷決定使用塑膠彩作為藝術媒介。至於宮敬婷選擇《山海經》,則是源自她一位喜歡《山海經》的國文老師,讓她驚訝中國亦有描繪妖怪的文學小說,更是日常生活難以接觸的創作題材。不過《山海經》只有文字,沒有任何插畫,亦讓宮敬婷盡情揮灑創意,同時根據《山海》的描述,真實還原她對於《山海經》的理解,就像《旱》的鵕鳥和䱻魚、以及《洪》的合窳和堪㐨之魚,還有《地盆》的帝江,正正就是宮敬婷印象深刻的妖怪之一。宮敬婷不但完美詮釋何謂「相生相剋」和「同根而生」,甚至逐漸證明她的敘事能力!

「斜槓青年」的藝術夢想!宮敬婷如何平衡藝術和商業?
《Y.D.NEW》

〝宮敬婷的《山海經》〞

其實帝江可以說是宮敬婷創作生涯的轉捩點之一,因為以往她都是真實還原《山海經》的經典場景,《地盆》卻是宮敬婷首次脫離《山海經》的「框架」,重新設計一個屬於帝江的幻想世界。宮敬婷想像若果帝江活在現實世界,將會透過怎樣的方式觀察人類。例如漂浮人類難以察覺的氣層,但是不會影響彼此的生活。除此以外,宮敬婷亦讓帝江融入「日常生活」,就像《蚌殼舞》、《塔羅牌》和《計程車》等等,正正就是描繪帝江如何遊戲人間,彷彿遊走虛擬和現實之間。毫無疑問,宮敬婷作為一個「斜槓青年」,她擁有各種不同的身份,亦是為何宮敬婷對於當代藝術一直抱持開放的態度。始終年輕世代接觸藝術作品不再局限藝術畫廊,他們需要情感連繫和真實互動,而非沉默和靜止的關係,因此宮敬婷並不抗拒虛擬藝術展覽,甚至認為社交媒體讓她能夠更加容易推廣自己的藝術作品。不過饒富深意的是比起其他當代藝術家,宮敬婷沒有刻意靠攏插畫和數碼藝術,而是堅持手繪,藉此保留藝術作品的獨特性質!

「斜槓青年」的藝術夢想!宮敬婷如何平衡藝術和商業?
《Y.D.NEW》

〝「意見領袖」和「當代藝術家」〞

不過年輕世代對於宮敬婷的印象,也許都是源自這群人TGOP的「小宮」,宮敬婷甚至毫不諱言當年考慮拍攝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Video,主要原因更是為了賦予社會大眾重新認識她的機會。始終「意見領袖」和「當代藝術家」猶如兩個截然不同的身份,充滿各式各樣的矛盾和衝突,但是宮敬婷覺得具備藝術背景的意見領袖,確實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至於作為擁抱社交媒體的當代藝術家,則是獲得宣傳藝術作品的平台,帶來真真正正的協同效應。雖然當代藝術家總會猶豫社交媒體是否逐漸稀釋他們的「藝術價值」,可是宮敬婷認為女性藝術家本來就要面對焦點遭到轉移的問題,就像小野洋子曾經運用她的女性身份,控訴一個關於「性別階級」的暴力主宰狀態。也許正正就是這個原因,宮敬婷並不覺得「意見領袖」將會模糊「當代藝術家」的身份,因此她決定享受這個身份轉換的過程,同時讓她學會如何呈現社會大眾能夠理解的藝術作品,就像意見領袖需要掌握「流量密碼」,持續不斷創造話題和撬動輿論!

「斜槓青年」的藝術夢想!宮敬婷如何平衡藝術和商業?
《Y.D.NEW》

〝源自生活的藝術創作〞

社交媒體崛起,確實降低理解當代藝術的門檻,甚至再次形成「藝術」和「商業」之間的角力,情況猶如當年社會大眾抨擊Andy Warhol的藝術作品淺薄狹隘。不過對於宮敬婷而言,藝術正正就是源自生活,因此就算她堅持手繪,但是宮敬婷同樣不會否定其他藝術媒介,而且「藝術」和「商業」不再只是對立的關係,就像她會善用「意見領袖」的身份,實現自己成為「當代藝術家」的夢想。始終人類必須考慮生存的問題,藝術作品更加需要獲得曝光的機會!

「斜槓青年」的藝術夢想!宮敬婷如何平衡藝術和商業?
《Y.D.NEW》

© Mo & Wo Limited.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