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高田賢三、山本寛斎、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憑著獨特的設計語言,征服巴黎時尚界,亦讓時尚界開始關注亞裔時裝設計師。九十年代,Anna Sui的蕭志美、Jimmy Choo的周仰傑、Vera Wang的王薇薇、以及VIVIENNE TAM的譚燕玉,更加成為蜚聲國際的華裔時裝設計師。2012年開始,3.1 Phillip Lim、alexander wang、CALVINLUO、Derek Lam、Jason Wu、Opening Ceremony、Naeem Khan和Prabal Gurung等等迅速風靡全球,但是林能平最後為何離開3.1 Phillip Lim?
〝華裔時裝設計師征服時尚界〞
2005年,林能平和周絢文共同創立3.1 Phillip Lim。隨著3.1 Phillip Lim將會踏入二十週年,誰也沒有想過林能平卻是宣佈離開3.1 Phillip Lim。2009年,由於Michelle Obama選擇吳季剛設計的禮服,出席Barack Obama的「Inauguration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Jason Wu」的名字猶如「病毒」瘋狂透過社交媒體傳播,亦讓時尚界開始關注華裔時裝設計師,當中包括3.1 Phillip Lim的林能平、alexander wang的王大仁、Derek Lam的林健誠、以及Jason Wu的吳季剛等等。不過比起林健誠、王大仁、吳季剛和殷亦晴先後成為Tod’s創意總監、Balenciaga創意總監、BOSS女裝系列創意總監和LEONARD創意總監,林能平卻是專注發展3.1 Phillip Lim,並且奪得CFDA Fashion Awards的「Swarovski Award For Menswear」、「Swarovski Award For Womenswear」和「Accessories Designer Of the Year」,足以證明時尚界高度認可林能平的創意才華。另外,3.1 Phillip Lim不但迅速風靡全球,更於2012年前往香港開設專門店,同時佈局中國市場!
〝小眾時尚品牌需要靠攏資本市場〞
儘管亞裔時裝設計師曾經備受追捧,但是隨著紐約時裝週逐漸變得乏善可陳,3.1 Phillip Lim、alexander wang、Derek Lam和Jason Wu等等失去年輕世代的青睞,甚至陷入財務危機,缺乏足夠的資金擴張商業版圖,最後需要靠攏資本市場。例如雅戈爾集團和挑戰者創投選擇投資alexander wang,至於New Guards Group、Public Clothing Company、以及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分別收購Opening Ceremony、Derek Lam和Jason Wu。時至今日,3.1 Phillip Lim還是保持獨立經營,林能平和周絢文嚴格監控3.1 Phillip Lim的品牌形象和商業策略,而且比起其他小眾時尚品牌,3.1 Phillip Lim沒有過於依賴批發業務,而是專注發展「Direct To Customer」模式,因此就算Barneys New York全面關閉實體店鋪,或是MATCHES停止營運,沒有嚴重影響3.1 Phillip Lim的發展方向。另外,周絢文曾於1996年創立Aegis Group, LLC,不但能夠確保3.1 Phillip Lim的材料供應,更加避免陷入審美疲勞和過度生產的困境!
〝為何失去生存空間〞
毫無疑問,近年小眾時尚品牌確實逐漸失去生存空間。例如曾經深深俘虜年輕世代的Altuzarra、Gabriela Hearst、Mansur Gavriel、Proenza Schouler、TELFAR和THAKOON等等,已經不再備受追捧,而且當年Gabriela Hearst、Mansur Gavriel、Proenza Schouler和TELFAR的手袋系列,總是能夠獲得現代女性的青睞。或許,如何持續不斷創造「爆款」,堪稱創意總監的重要命題,就連懂得善用「流量」的Simon Porte Jacquemus,同樣沒有辦法避免。饒富深意的是林能平不但完美平衡創意和商業,3.1 Phillip Lim更加不會過於依賴手袋系列、配飾系列和鞋履系列,而是專注發展成衣系列,但是反而導致3.1 Phillip Lim鮮少掀起熱烈討論,再次讓人思考若果沒有「爆款」,小眾時尚品牌是否難以生存。除此以外,隨著社交媒體崛起,社會大眾彷彿僅僅關注譁眾取寵的時尚品牌,就像AVAVAV、Coperni、Corteiz、MSCHF、Pyer Moss、Racer Worldwide、或是SUNNEI,最後甚至降低時裝設計師嶄露頭角的門檻!
〝3.1 Phillip Lim會否遭到市場淘汰〞
林能平離開3.1 Phillip Lim,就像當年Helmut Lang、Jil Sander、Manfred Thierry Mugler、以及Martin Margiela離開自己創立的同名品牌,也許將會導致品牌失去「靈魂」。始終3.1 Phillip Lim的核心價值在於成衣系列,而且林能平花費將近二十年時間,奠定3.1 Phillip Lim的美學精髓,因此林能平的離開,會否撼動3.1 Phillip Lim的品牌根基,還是未知之數。不過時尚界確實認為設計團隊難以延續林能平的設計語言,3.1 Phillip Lim甚至只會重蹈Off-White™的覆轍!
© Mo & Wo Limited.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