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HANEL邀請Matthieu Blazy擔任藝術總監,Jonathan Anderson接替Kim Jones的位置,登上Dior Men創意總監的寶座,情況猶如當年Hedi Slimane和Raf Simons,他們分別成為Saint Laurent創意總監和Dior創意總監,亦是一場屬於Kering集團和LVMH集團的時尚戰爭。始終Hedi Slimane和Raf Simons都是1968年出生的時裝設計師,曾經重塑男裝系列的設計語言。那麼1984年出生的Jonathan Anderson和Matthieu Blazy,他們會否掀起一場關於「創意」的時尚革命?
〝創意總監截然不同的時尚邏輯〞
毫無疑問,Jonathan Anderson和Matthieu Blazy堪稱時尚界炙手可熱的創意總監,而且他們都是1984年出生,分別協助LOEWE和Bottega Veneta重新登上時尚巔峰,讓人不禁回憶當年Hedi Slimane和Raf Simons激烈的競爭關係。不過Hedi Slimane和Raf Simons往往都會圍繞每個時代的青年文化、思想和態度,重塑男裝系列的設計語言,Jonathan Anderson和Matthieu Blazy卻是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時尚邏輯,亦是源自他們的成長軌跡。Jonathan Anderson擅長充滿實驗性質的敘事方式,提煉和放大LOEWE的「工藝」,就像他善用手袋系列獲得快速的投資回報,成衣系列更加變成Jonathan Anderson盡情揮灑創意的空白畫布,LOEWE最後逐漸成為一個「文化品牌」。至於Matthieu Blazy則是運用幾乎「隱形」的處理手法,重新定義何謂「奢華」,延續Bottega Veneta對於皮革工藝的追求。例如採用磨砂皮革模仿棉花和丹寧的質感,深深俘虜懂得欣賞「歷史」、「文化」、「技術」和「工藝」的「Old Money」!
〝曾經拯救沉寂已久的時尚品牌〞
2013年,Jonathan Anderson登上LOEWE創意總監的寶座,時尚界高度期待他會如何拯救沉寂已久的LOEWE。1996年,LVMH集團完成收購LOEWE,可惜LOEWE先後經歷Narciso Rodriguez、José Enrique Oña Selfa和Stuart Vevers三位創意總監,LOEWE的成衣系列和手袋系列還是沒有辦法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直至Jonathan Anderson賦予LOEWE濃厚的藝術氣息和實驗精神,並且提煉和放大LOEWE的「工藝」,社會大眾開始重新關注LOEWE。至於Matthieu Blazy接替Daniel Lee的位置,成為Bottega Veneta創意總監,誰也沒有想過他會顛覆年輕世代對於「材質」的想像,深入探索「日常」的奢華美學和雋永優雅,就像採用磨砂皮革模仿棉花和丹寧的質感,重塑Bottega Veneta作為品牌根基的「皮革」,完美詮釋何謂「Craft In Motion」,亦是僅僅屬於「Old Money」的奢華趣味。除此以外,自從CHANEL邀請Matthieu Blazy擔任藝術總監,他親自建立能夠信任的設計團隊和管理團隊,藉此保護自己的發展空間!
〝一場激烈的時尚戰爭〞
由此可見,這是屬於CHANEL和LVMH集團的時尚戰爭,亦是代表CHANEL和Dior將會如何建立時尚權威。始終Virginie Viard難以延續Karl Lagerfeld曾經創下的輝煌時刻,甚至降低理解傳統審美觀念的門檻,因此CHANEL需要Matthieu Blazy重塑品牌形象,同時顛覆社會大眾對於「Tweed」的刻板印象,透過欣賞和觸摸,真實感受服裝的細節,重新定義何謂「奢華」,就像當年Matthieu Blazy擔任Bottega Veneta創意總監,展開一場關於皮革的時尚實驗。不過比起Matthieu Blazy幾乎「隱形」的處理手法,Jonathan Anderson則是擅長發掘時尚品牌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例如他讓LOEWE蛻變重生,逐漸成為一個「文化品牌」,因此隨著Dior陷入審美疲勞和過度生產的困境,Jonathan Anderson也許將會接替Maria Grazia Chiuri的位置。只是Jonathan Anderson僅僅登上Dior Men創意總監的寶座,顯然就是LVMH集團決定考驗Jonathan Anderson是否具備拯救Dior的能力,而且Dior Men不會影響Dior的發展方向!
〝時尚品牌為何需要改革〞
雖然Jonathan Anderson和Matthieu Blazy已經證明自己具備「點石成金」的能力,可是從來沒有創意總監能夠「永遠成功」,就連Hedi Slimane和Raf Simons同樣沒有辦法複製自己曾經創下的輝煌時刻。不過CHANEL和Dior將會迎來大刀闊斧的改革,因此最後究竟誰會脫穎而出,至今還是未知之數,但是CHANEL和Dior深諳必須善用「創意」建立時尚權威,不再只是盲目追求「爆款」。始終不論是CHANEL,或是Dior,品牌基因都是源自成衣系列和高級訂製系列!
© Mo & Wo Limited.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