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VMH集團宣佈Jonathan Anderson成為Dior創意總監,正式證實時尚界長達六個月的傳言,Jonathan Anderson同時擔任Dior創意總監和Dior Men創意總監。或許,CHANEL和Dior同時更換創意總監,亦是象徵CHANEL和LVMH集團將會掀起一場時尚戰爭,而且CHANEL藝術總監Matthieu Blazy和Dior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都是1984年出生。那麼女性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和Virginie Viard黯然離場,為何代表時尚集團開始收回權力?

〝「女性」總是遭到歧視〞
宏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時尚品牌,CHANEL、Dior、Gucci和Louis Vuitton幾乎都是經由男性創意總監主導,當中作為現代女性最愛的時尚品牌,CHANEL曾經提拔Virginie Viard,Maria Grazia Chiuri則是登上Dior創意總監的寶座。只是誰也沒有想過CHANEL和Dior同樣放棄女性創意總監,分別邀請Matthieu Blazy和Jonathan Anderson擔任創意總監。儘管Maria Grazia Chiur和Virginie Viard從來不會刻意強調女性優雅的曲線,而是擺脫男性凝視,可惜最後卻是她們黯然離場的主要原因!

〝擅長創造「爆款」的女性創意總監〞
不論是Maria Grazia Chiuri,或是Virginie Viard,她們擅長創造「爆款」,就像Maria Grazia Chiuri總會重複使用「Cannage」藤格圖案、「CD」品牌標誌和「Oblique」老花圖案,帶來30 Montaigne系列、Dior Bobby系列、Dior Book Tote系列、Dior Caro系列和Lady D-Joy系列。Virginie Viard採用皮革和金屬交錯的手袋鏈帶,以及運用誕生年份作為命名方式,推出CHANEL 22系列。另外,她們亦會直接省略「時裝秀款式」轉化成為「商業款式」的繁複程序,降低理解傳統審美觀念的門檻!

〝CHANEL並不需要滿足現代女性〞
2019年,Karl Lagerfeld驟然離世,CHANEL決定提拔曾於1987年開始跟隨Karl Lagerfeld學習的Virginie Viard,讓她登上CHANEL創意總監的寶座。儘管Virginie Viard的創意才華難以媲美Karl Lagerfeld,但是不能否認她深諳如何滿足現代女性的日常需要,亦讓CHANEL的丹寧長褲,逐漸取代經典的Tweed Jacket。可惜Virginie Viard設計的成衣系列和高級訂製系列,幾乎沒有發揮CHANEL的極致工藝和創意巔峰,而且Leena Nair甚至改變CHANEL!

〝Dior如何代表「女權主義」〞
Dior的2017年春夏系列,Maria Grazia Chiuri透過印上「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的T-Shirt,刻劃現代女性追求自由的時尚靈魂,亦是象徵Dior的「女權主義」永遠不會褪色。Maria Grazia Chiuri花費九年時間「解放」女性身體,「Bar Jacket」變得更加符合當代氛圍,不再成為「束縛」的存在,並且運用溫柔的女性凝視,重新定義「女性力量」。毫無疑問,「女權主義」深深烙印Dior的靈魂當中,就連合作對象都是女性藝術家和女性運動員!

〝時尚界的獨裁主義〞
或許,雖然Maria Grazia Chiuri和Virginie Viard的設計語言都是能夠理解,CHANEL和Dior甚至逐漸擺脫男性凝視,可惜她們遺忘「時尚」屬於一種「美麗」的獨裁,「奢侈」更加不是基於「實用價值」,而是「心理滿足」,時尚界則是創造夢境的「Factory」,因此隨著Maria Grazia Chiuri和Virginie Viard降低理解傳統審美觀念的門檻,她們反而觸碰時尚品牌的存在悖論。何況時尚品牌的核心價值在於「慾望」和「權力」,創意總監僅僅需要統治情感,而非考慮如何「共情」!

〝女性創意總監黯然離場〞
饒富深意的是Maria Grazia Chiuri和Virginie Viard擅長解釋「時尚」,亦讓現代女性深刻理解CHANEL和Dior的核心精神,卻是她們黯然離場的主要原因。因為若果「時尚」變得合理,最後只會失去「奢華」的屬性。另外,時尚界不再尊重創意總監的權力,時尚品牌開始展開一場爭奪流量的「軍事競賽」,導致成衣系列和高級訂製系列必須猶如「病毒」瘋狂透過社交媒體傳播,彷彿沒有必要承載「歷史」、「文化」、「技術」和「工藝」,亦是為何Dior挖角Miu Miu行政總裁Benedetta Petruzzo!

〝時尚品牌為何收回權力〞
始終近年Miu Miu重新獲得年輕世代的青睞,時尚品牌不再需要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而是考慮如何擁抱「Algorithm」,透過「視覺快感」創造話題和撬動輿論,因此CHANEL和Dior放棄獲得現代女性的深刻理解,亦是為何CHANEL最後選擇Matthieu Blazy,Jonathan Anderson則是登上Dior創意總監。由此可見,CHANEL和Dior收回權力,女性創意總監黯然離場,或多或少證明時尚品牌必須保持神秘低調,建立排他主義和稀缺性質,否則將會失去「奢華」的屬性!

© Mo & Wo Limited.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