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曾經運用「生前沒人看得起,死後沒人買得起」描述Vincent van Gogh,證明藝術和商業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密不可分,而且名氣往往能夠造就藝術作品的商業價值。儘管如此,可是「匿名」反而逐漸成為藝術界的潮流趨勢,當代藝術家甚至變得「淡泊名利」,藉此追求藝術的真諦。那麼他們為何選擇「匿名」的藝術之路?

#Banksy
2018年10月,Banksy的經典藝術作品《Girl With Balloon》進行拍賣,當時拍賣成交金額超過一百萬英鎊,但是宣佈拍賣成交的時候,《Girl With Balloon》突然捲入畫框底部隱藏的碎紙機,瞬間變成紙屑。當時不少粉絲認為Banksy的舉動,或多或少就是抗議藝術市場的消費主義,可是隨著《Girl With Balloon》瞬間升值,反而讓人質疑Banksy的舉動有點本末倒置。當然,隨著事件持續發酵,亦讓Banksy再度風靡全球。一直以來,Banksy都是運用街頭塗鴉,諷刺資本主義和極權主義,甚至選擇貧民窟留下自己的藝術作品,藉此表達對於藝術市場的抗議。當然,除了Sotheby’s外,Banksy曾經明目張膽「討伐」不少著名藝術博物館,《Mona Lisa Smile》搬進Musée du Louvre、《Banksus Militus Ratus》搬進Natural History Museum、或是《Peckham Rock》搬進British Museum等等,甚至展出多天還是沒有任何觀眾發現。儘管Banksy的藝術風格難以揣摩,但是不能否認Banksy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現象!

#Invader
自從2001年首次「侵略」香港,Invader留下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藝術作品。可是近年香港政府運用「維修」和「保養」的理由,剷除Invader留下的藝術作品。不過諷刺的是這些藝術作品,反而屢次刷新拍賣紀錄,例如《Alias HK_58》曾經創下一百九十六萬港幣的拍賣紀錄,《Alias HK_58》則是創下二百六十八萬港幣的拍賣紀錄。Invader曾經說過「It Was A Replica Of The One On The Street」,換句話說香港政府剷除的就是原創作品,登上拍賣殿堂的則是仿製作品,亦是Invader對於消費主義的諷刺。自從1996年開始「侵略」,Invader至今已經「侵略」超過三十個國家,就算曾經多次遭到逮捕,但是依然沒有阻止Invader的「侵略」藝術,繼續挑戰公共空間的運用,挑戰資本主義的權力遊戲!

#STIK
隨著BanksyInvader的藝術作品屢次刷新拍賣紀錄,藝術市場開始熱烈追捧街頭塗鴉。2010年開始創作生涯的STIK近年變得炙手可熱,他的藝術作品甚至吸引BonoElton JohnPrince Edward等等的青睞,當中《A Couple Hold Hands In The Street》更加獲得英國穆斯林社區的高度讚賞。時至今日,火柴人已經成為STIK最為經典的藝術風格,足跡更加遍佈大阪、倫敦、柏林、以及紐約等等,而且他的藝術作品往往都會探討社會議題,或是訴說社區的堅忍和脆弱,例如《Little Big Mother》就是探討社區遷移的問題,思考若果大樓遭到拆除,擁抱孩子的母親將會失去容身之處,盯著豪華公寓的孩子,則是對於最後的棲身之所感到迷惘。其實比起運用街頭塗鴉諷刺資本主資,STIK反而經常捐贈自己的藝術作品,而且所有收益將會捐贈給予ArtificationMyMural等等慈善機構。近年,STIK的藝術作品屢次刷新拍賣紀錄,例如《Up On The Roof》創下十五萬英鎊的拍賣紀錄、《Liberty》則是創下二十萬英鎊的拍賣紀錄!

或許,自從Andy Warhol掀起一場關於流行文化的藝術革命,藝術媒介已經突破傳統框架,不再局限紙本、紙板、或是畫布,而且他們更加擅長不斷探討相同的主題,採用相同的技巧,建立極具辨識度的藝術風格,就像Jean-Michel Basquiat的童趣塗鴉、Keith Haring的人形圖案、甚至KAWS的《Companion》系列、以及村上隆的《Mr. DOB》系列等等,更加成為獨特的「Intellectual Property」。由此可見,只要擁有讓人印象深刻的「Intellectual Property」,例如Banksy的黑色幽默、或是Invader的像素藝術等等,「匿名」反而能夠營造更加神秘的感覺,而且就算他們同樣擁有社交媒體,但是社會僅僅能夠窺探他們的藝術作品,亦讓他們成功迴避社會的關注!

© Mo & Wo Limited.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